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袁磊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6 更多图书信息

图书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社交网络情况报告;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并提出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本书的研究特色:提出量化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组成模型;提出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和可操作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上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本书旨在运用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其意义不仅是对现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更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和教学质量,为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教师教学胜任力和社交网络的概念界定
1.2.1 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定义
1.2.2 社交网络的定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研究现状
1.3.2 社交网络的研究现状
第2章 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构建
2.1 农村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交网络情况
2.1.1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应用情况问卷调查
2.1.2 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社交网络的认知情况
2.1.3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应用情况观察调查
2.1.4 农村中小学教师社交网络应用情况访谈调查
2.2 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的优势
2.2.1 前提条件
2.2.2 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理论基础
2.2.3 资金效益
2.2.4 终身学习体系
2.3 教师教学胜任力调查
2.3.1 教师胜任力问卷制定
2.3.2 教师胜任力问卷调查与分析
2.3.3 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
2.4 社交网络促进教师教学胜任力发展的模型构成
2.4.1 在线导师
2.4.2 资源库
2.4.3 多功能聊天室
2.4.4 成果展示平台
2.4.5 定期评价
第3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专业潜力的策略分析
3.1 利用QQ提升教师遵守规则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3.1.1 概念界定
3.1.2 提升教师遵守规则方面能力的意义
3.1.3 教师遵守规则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3.1.4 利用QQ提升教师遵守规则方面能力的策略
3.1.5 利用QQ提升教师遵守规则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3.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治学严谨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3.2.1 概念界定
3.2.2 提升教师治学严谨方面能力的意义
3.2.3 表现教师治学严谨的几个方面
3.2.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治学严谨方面能力的策略
3.2.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治学严谨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3.3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反思能力的策略分析
3.3.1 概念界定
3.3.2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反思能力的意义
3.3.3 影响教师专业实践反思的因素
3.3.4 教师专业实践反思的几个方面
3.3.5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反思能力的策略
3.3.6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专业实践反思能力的案例分析
3.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客观性的策略分析
3.4.1 概念界定
3.4.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客观性的原则
3.4.3 教师客观性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3.4.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客观性的策略
3.4.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客观性的案例分析
第4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思维潜力的策略分析
4.1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质疑能力的策略分析
4.1.1 概念界定
4.1.2 提升教师质疑能力的意义
4.1.3 教师质疑能力的几个方面
4.1.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质疑能力的策略
4.1.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质疑能力的案例分析
4.2 利用QQ提升教师概念性思维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4.2.1 概念界定
4.2.2 利用QQ提升教师概念性思维的意义
4.2.3 教师概念性思维的几个方面
4.2.4 利用QQ提升教师概念性思维方面能力的策略
4.2.5 利用QQ提升教师概念性思维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4.3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创新性的策略分析
4.3.1 概念界定
4.3.2 教师创新性的巨大价值
4.3.3 教师创新性的具体表现
4.3.4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创新性的策略
4.3.5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创新性的案例分析
4.4 利用QQ提升教师情绪洞察力的策略分析
4.4.1 概念界定
4.4.2 提升教师情绪洞察力的意义
4.4.3 教师情绪洞察力的具体表现
4.4.4 利用QQ提升教师情绪洞察力的策略
4.4.5 利用QQ提升教师情绪洞察力的策略分析
第5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高阶潜力的策略分析
5.1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艺术感的策略分析
5.1.1 概念界定
5.1.2 教师具有艺术感的意义
5.1.3 艺术感是可以培养的
5.1.4 教师艺术感主要表现方面
5.1.5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艺术感的策略
5.1.6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艺术感的案例分析
5.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坚持性的策略分析
5.2.1 概念界定
5.2.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坚持性的意义
5.2.3 教师坚持性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5.2.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坚持性的策略
5.2.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坚持性的案例分析
5.3 利用QQ提升教师自信心的策略分析
5.3.1 概念界定
5.3.2 提升教师自信心的意义
5.3.3 教师自信心表现的几个方面
5.3.4 利用QQ提升教师自信心的策略
5.3.5 利用QQ提升教师自信心的策略
第6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内驱潜力的策略分析
6.1 利用QQ提升教师接受挑战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6.1.1 概念界定
6.1.2 提升教师接受挑战方面能力的意义
6.1.3 教师接受挑战表现的几个方面
6.1.4 利用QQ提升教师接受挑战方面能力的策略
6.1.5 利用QQ提升教师接受挑战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6.2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抓住机遇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6.2.1 概念界定
6.2.2 新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6.2.3 教师抓住机遇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6.2.4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抓住机遇方面能力的策略
6.2.5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抓住机遇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6.3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成就动机的策略分析
6.3.1 概念界定
6.3.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成就动机的意义
6.3.3 教师成就动机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6.3.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成就动机的策略
6.3.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成就动机的案例分析
6.4 利用QQ提升教师效率感的策略分析
6.4.1 概念界定
6.4.2 提升教师效率感的意义
6.4.3 教师效率感表现的几个方面
6.4.4 利用QQ提升教师效率感的策略
6.4.5 利用QQ提升教师效率感的案例分析
第7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人际潜力的策略分析
7.1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热情的策略分析
7.1.1 概念界定
7.1.2 教师具有热情的意义
7.1.3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热情的策略
7.1.4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热情的案例分析
7.2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个人影响力的策略分析
7.2.1 概念界定
7.2.2 教师个人影响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7.2.3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个人影响力的策略
7.2.4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个人影响力的案例分析
7.3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利他行为的策略分析
7.3.1 概念界定
7.3.2 教师具有利他行为的意义
7.3.3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
7.3.4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利他行为的策略
7.3.5 利用微视频提升教师利他行为的案例分析
7.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自我控制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7.4.1 概念界定
7.4.2 教师具有自我控制方面能力的意义
7.4.3 教师自我控制力表现的几个方面
7.2.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自我控制方面能力的策略
7.2.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自我控制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第8章 利用社交软件提升教师外显因子方面能力的策略分析
8.1 利用QQ提升教师沟通技能的策略分析
8.1.1 概念界定
8.1.2 提升教师沟通技能的意义
8.1.3 教师沟通技能表现的几个方面
8.1.4 利用QQ提升教师沟通技能的策略
8.1.5 利用QQ提升教师沟通技能的案例分析
8.2 利用QQ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分析
8.2.1 概念界定
8.2.2 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意义
8.2.3 教师教学技能表现的几个方面
8.2.4 利用QQ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策略
8.2.5 利用QQ提升教师教学技能的案例分析
8.3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组织管理能力的策略分析
8.3.1 概念界定
8.3.2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组织管理方面能力的意义
8.3.3 教师组织管理能力所表现的几个方面
8.3.4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组织管理方面能力的策略
8.3.5 利用微信提升教师组织管理方面能力的案例分析
(展开)

书页展示

更多图书信息
数据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反馈至此邮箱:service@bookask.com

作者:袁磊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45814

出版日期:2016-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作为来自一流大学的出版单位,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目前,清华版教材已在全国一百多所院校得到广泛使用。高品质、多层次的计算机图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一大品牌支柱。20世纪80年代末,在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中,清华大学出版社快速切入计算机图书市场,逐渐成为并一直保持这一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发展中国计算机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

相关书卡
书卡里除了这本书,还有更多经典等你读!

Copyright ©2023  BookAsk 书问  |  京ICP证160134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432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50168号   |  营业执照:91110108318038279C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