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 发现 出版社
  • 公文翻译 译·注·评

    蔡力坚

    本书强调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学生具体的翻译作业,以改错、讲解、提问、加注的方式,把公文翻译中常出现的错误或其他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解决。文后还附有参考答案。另外,作者还针对文中涉及 的具体翻译问题,用简短的方式,重点讲解相关的理论或技巧,使学习者不仅停留在“知其然”的阶 段,还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供讲解的文章多为200到300字的英文节选,每篇文章构成一个短小精悍的单元,不至于使读者陷于冗长的阅读过程。本书适合大学翻译专业学生、翻译从业人员及翻译爱好者阅读。

    ¥31.85
  • 出国交换学习与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之个案研究

    刘梅华

    本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了海外交换经历对大学生个人综合发展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学生出国交换的目的和期望众多;(2)通过交换,学生们的学业和语言收获颇丰,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了中国人的身份意识,提高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在不同文化中生活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发现要真正融入当地文化和生活中仍存在一定难度。

    ¥50.7
  • 坚守与转向——文化转型与设计学课程设计的变革

    侯立平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关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以比较宽阔的国际视野、先进的教育思想、较丰富的国内外课程资料呈现了对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的新探索,对于设计教育的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化转型对课程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课程既是文化的因变量,又是文化的自变量。作为文化的因变量,课程必然要对文化转型做出相应的反应;作为文化的自变量,课程自身的创造性又促进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国设计教育在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历程中,教育价值观与课程设计因应着中国文化转型和世界文化转型而历经变革,现代设计教育思想逐渐形成,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中国教育的骤然转型而引起了教育价值的殒失和办学方向的迷茫,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由于历史的根源和现实的诱因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反之,这些问题形成了课程变革的内在动力。作者利用田野调查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在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当今的时代精神,探讨中国当今教育价值观的变革以及相应的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结构设计和课程实施的变革方案。本书适合于从事设计教育决策、设计教育管理、设计教育实践和设计教育研究的广大读者。

    ¥51.35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开发实践

    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化人才开发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对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产业竞争和价值创造。本书对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行了全面概述,系统阐释了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理论,通过广泛调研,并选择在国际化经营实践有卓越表现的典型中国企业进行实地访谈,探讨了国际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道路,总结了国家电网公司国际化管理实践,形成了8家典型的国际化企业案例,基于案例的分析,本书对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之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本书适合企业经营管理者、国际化领域专业研究人员和企业工作者、人力资源管理者阅读。

    ¥24.5
  • 我的大学我做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故事

    席酉民 张晓军 等编著

    本书基于西交利物浦大学十年的探索,构建了一个大学发展和管理的理论体系,包括大学治理、管理、组织架构、教育模式、教学活动、学生工作、国际化等,将西浦的探索上升到理论层面, 但又不是简单的理论分析,还有西浦探索实践和各类故事、事件、文件作为支撑,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使本书内容翔实、丰富多彩。

    ¥31.85
  • 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践

    袁磊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社交网络情况报告;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模型;并提出利用社交网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本书的研究特色:提出量化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组成模型;提出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具体策略和可操作模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上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本书旨在运用社交网络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提升,其意义不仅是对现有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更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和教学质量,为国家的教育信息化提供参考依据。

    ¥38.35
  •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课程研究课题组, 编著

    由姚大伟教授主持,联合15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申报的“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研究”于2011年3月立项,历经近四年时间完成。本书是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提供了工学结合模式下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同时还提供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了外贸职业岗位,介绍了外贸行业主要考试等,对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本课题组还出版了“高职高专国际商务专业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共计16种。本书反映的是课题组院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些情况,可供兄弟院校在该专业建设过程中参考使用。

    ¥23.4
  •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论

    朱楚宏

    《汉语规范化中介现象论》论及的是汉语规范化问题,与同类著作不同之处是,本书不正面讨论怎样修改语病,而是论析人们所修改的是否是语病、有无必要修改、为什么修改等问题。本书大量搜集汉语规范化中(特别是用词造句方面)正误难辨的有争议的语言现象,从语用上、学理上进行深入剖析。全书主体内容是分门别类地描写汉语规范中介现象,构建中介现象的整体系统。对于具体的问题,基本操作路径为搜集资料、全面调查、梳理疑点、分析论证、评判是非。本书作者具有高校专业教龄三十多年,书中所论是作者长期教学实践的积累与思考。作者认为,对当前的汉语规范化应持宽容态度,批评要留有余地; 而正误两可现象,又不能一概放行。不回避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汉语发展的实际出发,多层次地评价语言文字的正误、好坏,揭示语言运用与发展规律,是本书的着力点。本书具有资料性、知识性、思辨性以及探索语言规律的趣味性,力求为大众的语言运用与学界的语言研究提供方法上、思路上的参考与借鉴。

    ¥44.2
  • 清华教育扶贫十年路

    阎桂芝

    本书介绍了清华教育扶贫事业十年来的经历、启发和影响,总结了清华大学教育扶贫项目实践开展和教育扶贫研究的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开展教育扶贫工作,时刻以“智力扶贫”作为工作理念,用知识来改变欠发达地区的面貌,通过智力财富的输送,提高欠发达地区人民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国家供血到帮助贫困地区自己造血,从“授人鱼到授人渔”,这一系列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1世纪扶贫方式转变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既是清华大学在新时期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更是清华大学坚持中国特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

    ¥23.4
  • 原始性创新的路径、方法与实证研究

    陈雅兰 等著

    本书侧重于原始性创新路径和方法的研究,运用创造学、创造心理学、创新方法论等理论和方法,完善、丰富了对原创内涵、特征等主要内容的原有研究,提出了包括创新积累、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新环境、探索研究、创新“顿悟”等要素的原始性创新研究路径的结构维度雏形,并针对物理学领域,统计和分析1901—2012年194位诺贝尔获得者、1955—2011年375位中科院院士和1994—2011年291位工程院院士的创新研究过程,研究具有学科性质特点的原始性创新路径和方法问题,从理论和实证视角深度揭示与创新绩效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我国原始性创新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指导。本书可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者、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还可用作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以及科学技术哲学等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参考书。

    ¥24.7
  • 全球传媒评论(Ⅸ)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全球传媒评论》为清华大学主办,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注重学术质量,聚焦于全球范围内新闻传播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全球传媒评论》希望继续得到学界的支持与同行的认可,多赐好稿,多提批评建议,俾便学术共同体与学术研究事业的共同成长。

    ¥24.7
  • 翻译与脉络(修订版)

    单德兴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实务经验与学术反思,针对特定的翻译实例,探讨外文作品翻译 成中文之后所面对的情境、所产生的现象以及这些现象的重要意涵。作者力图从更宽广的 视野来了解原作、作者与脉络之间的关系,乃至译本、译者与脉络之间的关系,尤其着重 于探讨文化建制、译者所扮演的角色与译本在目的语及其文化中所产生的效应等问题。本书读者对象:高校英语系翻译专业师生、翻译理论研究者、中文系师生等。

    ¥40.79
  • 互联网+教育: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邵云飞、刘文彬、何伟、等

    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改革蓬勃兴起。在以变革与创新为主 旋律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育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本书在系统回顾和梳理 现有的关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 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和实践问题。不仅分析了“互联网+”给中国大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 挑战,还对国内外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现状和模式以及经验和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深入研 究。并通过高校的调研数据,开发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 科学的解构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进而从深层次学习能力的角度探究了我国当代大学 生研究性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之间的逻辑关系。本书主要面向高校教师及教育政策部门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高校各层管理者、国家公务员,也可 供教育政策领域的研究者、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教育管理爱好者参考使用。

    ¥31.85
  • 建构与创新: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张加才 王文革 王德岩 等

    高校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本书力图多维反思素质教育的理念,探求构建理工科大学创新性、规范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新路。既着力解决素质课程的系统、位序、均衡等结构性问题,形成核心课程群、骨干课程群和延伸课程群;又深挖课程的育人潜能,在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上做文章,重思想、守规范、显特色。本书凝聚着一群素质教育求索者的知与行,既可以视为中国高校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也可以当作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新探索的一个案例。

    ¥57.2
  • 大学的兴衰

    叶赋桂、陈超群、吴剑平

    大学的发展总是跌宕起伏。本书运用大量史实和案例,对大学的历程进行了考察和总结,呈现和提示了大学兴起和衰落的基本特征和历史规律,并从内外部力量以及变革等视角深度解析了大学兴衰的影响因素。本书可为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推动中国大学在世界的崛起提供参照和借鉴。

    ¥29
  • 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

    周建武

    作为一本专门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指导用书,本书在论证逻辑理论的框架下,从批判性思维写作的实用角度来设计,从有利于自学的角度来编写。既系统讲述逻辑论证、逻辑谬误和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原理,更侧重于批判性写作能力的提升,注重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技能和方法训练。内容包括:逻辑论证、逻辑谬误、写作指导、试题精讲以及真题精练等。本书既适合作为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逻辑辅导教材,也适合作为大学逻辑通识教育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供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22.75
Copyright © 2023 BookAsk 书问 | 京ICP证160134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432号

| 收藏书问 | 开发合作 | 商务合作 | 合作伙伴 | 关于我们